文.CSR@天下編輯團隊
「東埔蚋溪綠美化場地植樹」為環境部通過、國內首例造林碳匯案。
圖片來源:水利署提供
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以「東埔蚋溪綠美化場地植樹」案場向環境部提出首例註冊申請,於7月12日經環境部審查通過,完成國內首例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註冊,通過該專案造林面積約2.25公頃,預計30年可取得減碳額度約60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碳權。
環境部「溫室氣體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項目」透過種樹換得碳權,亦有「綠碳」之稱。
水利署表示,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國家以 2050年淨零碳排為目標後,水利署也積極配合參與推動。一方面以減少碳排放50%為目標啟動水利工程減碳作為;另一方面納入植樹固碳思維,增加轄管土地植樹綠美化工作,以提高植樹碳匯量能,為減碳貢獻水利人一份心力,一起逐步努力達成國家淨零碳排政策。
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挑選東埔蚋溪綠美化場地做為申請註冊案場,自2022年起推動申請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註冊,從案場開始進行種樹再至基線調查,於2023年3月16日經第三方機構確證後,最後向環境部提出專案註冊申請,該案場並由南投縣東埔蚋溪環境生態協會負責土地認養維護工作,未來透過在地協會協助維護與定期巡視植林情形,以確保樹木存活率,取得預期碳權量,併節省政府維護人力與經費負擔。
該案已成功通過「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申請註冊首例,就國內減碳政策推動極具指標性意義,也為未來推動專案創造了先例,可望鼓勵更多企業與單位來參與。
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挑選東埔蚋溪綠美化場地做為申請註冊案場,已成功通過「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申請註冊首例。圖片來源/水利署提供
為了減量而造林,具備技術外加性
水利署因應2050年淨零排放訂定「水利工程淨零碳排」政策,規劃水利工程朝向綠色材料、綠色工法、綠色環境及綠色能源等方式執行,第四河川分署則推動轄區內東埔蚋溪綠美化土地辦理「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約2.25公頃,搶先植林5,500株,成功獲得環保署註冊。
根據環境部「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暨抵換資訊平台」登載,該案屬於微型規模自願減量專案,不具備法規外加性;但該專案場地兼具民眾休憩及教育等多功能使用目的,因人為干擾、卵礫石地質未辦理土壤改良、雜草繁盛等不利因素,不易自然形成森林型態,自2006年至今均為草地及灌木型態,若非因溫室氣體減量而執行人為造林計畫,將持續維持草地及灌木型態,因此,具備技術外加性。
相關作法如下:
1. 栽植及補植
全區原為草地與灌木型態,因應專案新植造林原生種喬木,包括光蠟樹1,500株、相思樹1,500株、樟樹1,000株及楓香樹1,500株,合計5,500株。
既有場地為草地,無須辦理整地、翻土,僅將妨礙新植造林幼苗生長的雜草全面除,以利新植造林。新植造林採交錯栽植,株距平均2公尺。專案新植樹苗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無償供苗,自魚池、田中 苗圃運送至園區種植,並於2022年4月27日栽植完成確認驗收。
該專案造林面積約2.25公頃,預計30年可取得減碳額度約60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權。圖片來源/水利署提供
2. 刈草
專案規劃第1~3年每年進行4次刈草,第4~7年每年進行2次刈草,第7年以後每年進行1次刈草作業(計入期30年共43次),避免雜草影響樹苗存活與生長,並注意刈草前移除苗木根莖周圍雜草藤蔓,避免刈草過程傷害苗木根莖,刈草後草葉均留置於專案範圍內,避免有碳洩漏情形。
3. 修枝、除蔓
該專案規劃於刈草前後,透過人員加強巡護,適度修枝、除蔓,使植株主幹分支減少,增加主幹材積及碳匯量;修枝、除蔓後殘枝均整理留置於專案範圍內,避免有碳洩漏情形。
4. 補植
參考農業部2017年3月6日農林務字第1061740276號令公告「平地造林直接給付及種苗配撥實施要點」第17點附表,建議光蠟樹、相思樹、樟樹及楓香樹每公頃植栽株數均為1,500株,則規劃專案撫育成活目標株數為2.2482公頃×1500株/公頃=3,373株。
專案於栽植後第一年至第六年間將持續調查成活株數,若有成活株數未達3,373株情形,且(或)各樹木間最小株距有達8公尺空隙者,將於該處進行補植;於栽植後第七年起則不再補植。
5. 火害控制
該專案除了負責清潔維護與巡視新植造林範圍外,若遭受天然災害或人為損毀時,將立即處理適當措施;專案執行期間會注意降雨情形並留意火災發生的可能性,若發生火災,將請消防隊緊急協助滅火,以盡可能減少碳匯的損失。
以復育園區生態加入增碳匯
該專案地點位於河川區域內東埔蚋溪既有堤防的堤後土地,權屬為四河署公有土地,為水利用地,於2001年桃芝颱風侵台前原為木屐寮聚落,後由四河署徵收,規劃設置綠美化場地,專案開始前以復育園區生態為宗旨,因園區內長年不使用除草劑等藥物,亦無光害影響,主要為草地及灌木型態,符合場地為非森林地的土地合格性要求。
該專案為新植造林計畫,影響對象包括木屐寮周邊居民、觀光客,以及四河署人員,故隨機挑選前述對象,以客觀角度瞭解公眾意見。四河署以問卷調查方式蒐集公眾意見,執行「東埔蚋溪滯洪區植樹計畫(2022)」問卷、共回收161份;由調查結果顯 示,大部分受訪者瞭解新植造林的碳匯可以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支持新植造林增加碳匯,並推動抵換專案達到示範效果。
大部分民眾針對本抵換專案多採贊成態度(約96%),少數民眾(約0.62%)因不了解「碳權交易」而較不贊成,因植樹造林為減碳長期策略,後續將積極針對民眾不清楚部分持續給予充分解說。
未來透過在地協會協助維護與定期巡視植林情形,以確保樹木存活率。圖片來源/水利署提供